还记得30年前你住过的那条老街?第一次约会的那个公园?那家飘着地道的老味的老字号…… 那些透着人情味的老情老景,随着旧城改造,只能残存在天津人的记忆里……而随着一幅30年前创作的80米天津城市风貌长卷首次问世,一幅幅生动而写实的市容街景画面,让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30年前的津味儿生活……
这幅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的30年前的天津城市风貌长卷,、老景、老列儿、老味儿的30年前的城市的市井生活,如老照片一样勾起了浓浓的怀旧而幸福的回味……
“我就是要用艺术创作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段子!”80米长卷创作者-画家董方印幽默的介绍自己的创作作品。就像画卷里的铺陈展开所呈现的“天津卫三绝:杨柳青、泥人张、风筝魏让我们感叹 “咱天津的牛掰介不是吹”还有失传已久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杠箱、宝辇、舞大刀、抖空竹的老天津地道的拿手绝活儿,让天津人自豪的竖着大拇哥傲娇的说:去小南河扫听扫听,我们都和霍元甲学过武!介点绝活不叫嘛,用我们马三立马爷相声的说,就是“逗你玩”!
画糖画、龙嘴大铜壶,津味药糖赛吆喝……这些被董老画在作品里的舌尖记忆,不光是追寻那种儿时的味道,更多的是怀想一种家的味道,一种对家乡的爱恋之情……
天津卫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现在年轻孩子哪个还愿意学学这些失传的手艺啊?董老痛惜之余,就是想凭一己的微薄之力,也要为这座城市留下一点什么! 至少新一代的年轻人感知并传承自己城市的文化之根!就像董老最后风趣的说:别总看着外国的月亮圆,自己家门口这地界的文化“也有面儿”。
来源:今日头条
如有侵权,私信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