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牧歌·中国梦·万里山河复兴图局部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2023-05-10 14:56:27

2018年6月20日,由画家孙玉清伏案创作的《盛世牧歌·中国梦·万里山河复兴图》局部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画作韵纳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精神民族魂,纵横八万里人文自然国疆地势,整个画作气势磅礴,将中华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中国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培训部主任王春山,著名表演艺术家、书法家杨再葆,中华书画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金石篆刻家、书画家王治春、东方艺术天地常务副主编张威、采编部主任冀子雄、蒋旭东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致辞

中国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培训部主任王春山致辞

著名表演艺术家、书法家杨再堡致辞

参展艺术家孙玉清致答谢词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孙玉清介绍作品

展览现场


孙玉清接受采访

孙玉清介绍说,盛世牧歌·中国梦·万里山河复兴图是根据中国地图和历史发展的顺序描绘的,他深爱和崇仰大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深爱和崇仰大中华天地人和,繁荣盛世,用了近四十年的岁月,创作完成了中华人文国疆七大艺术工程《盛世牧歌·中国梦·万里山河复兴图》(高约1.42米,长7500米)山水人物国画长卷,立传山河,塑造英杰,呈给中华民族两个百年复兴之旅,唯愿九州同心,江山一统;中华复兴,使命共担;构建和谐,走向崇高;民族恒昌,龙腾东方。

著名金石篆刻家、书画家王治春接受东方艺术天地采访

中国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培训部主任王春山接受东方艺术天地采访


中华人文国疆地势图

嘉宾合影

孙玉清,字冰清玉洁,1961出生安微省阜南县。。国画师承崔晓东、书法师承陈树良、金石师承王治春。著有诗集《太阳日记》、散文集《原始物语》、小说集《爱之路》、剧本集《龙图腾》、哲思集《生民》、边缘科学《全息命运共同体》、管理学《世界大商战》、画论集《丹青诗史》、诗书画集《盛世牧歌》等。

据了解,《盛世牧歌》共分七个乐章,本次展出的作品为《盛世牧歌》之一的《中华人文国疆地势图》《复兴图》总序,《盛世牧歌》是一部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前瞻性、书卷金石人文性、独一无二的旷世史诗般宏伟巨制。

画作局部一

画作局部二

《盛世牧歌》共分七个乐章:

之一、《中华人文国疆地势图》(15米X4米》,《复兴图》总序,韵纳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精神民族魂,纵横八万里人文自然国疆地势,百大发明,五十六族风土民情、心灵家園。

之二、《复兴图》卷序一,《中华赋.民族魂》。用“国风”品,“离骚”体,汉赋格,唐诗律,宋词韵,元曲调等民族传统诗文艺术形式,创制五万五千言中华民族龙脉文明史诗,并用太极龙脉绵延圣草书法体题写在《万里山河复兴图》山水长卷首。

该赋除序曲外,共分十部交响诗,即“山河颂词”、“创世颂词”、“礼仪颂词”、“思想颂词”、“文化颂词”、“改革颂词”、“科教颂词”、“农工商颂词”、“体育颂词”、“和谐颂词”,力图在弘扬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彰显共和国时代精神。

《盛世牧歌》之三、《创世纪·龙图腾兴·上下五千年中国精神》即《中华八百英杰图》。,所有对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砥柱脊梁正能量人物,均一一作诗塑像立传,彰显其中国精神民族魂,以引领中华民族复兴之旅。

《盛世牧歌》之三: 《万里山河复兴图》(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分米),该长卷是作者(少年时,常梦想用马良的神笔,把残缺的雄鸡型江山地图描绘成完整的桑叶型国疆地图,以偿江山一统的宿愿;青年时,背着画板,怀揣梦想,踏遍南疆北国写生)从1981年至今在三千多张八尺宣写生稿基础上,运用浅降、青绿、焦墨、泼彩等传统山水画形式及人文自然皴法,以悦心目、美行为、成数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督进取、促和谐为宗,以书风笔骨、墨韵哲趣、诗情文心、乐舞音律金石为范,融田园都市、草原绿洲、大漠戈壁、高原冰雪、海洋岛屿等山水画种为一炉,工写结合、虚实相生、抒情交响史诗化、牧歌哲理化地描绘了中华大地山川湖海、大漠戈壁、高原平野、长城石窟、大坝水库、江河桥梁、亭台楼榭、乡村田园、都市风光等自然人文和谐盛世丰物,气韵生动地彩绘中华民族文明的过去,和谐的现实以及美好而辉煌的未来。塑造了山魂、河魂、民族魂、中华风骨,树起了大国复兴崛起之风范,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气魄。含道映物,立传山河,以图载道,以艺济世。

《复兴图》共分九幅长卷:卷一“天行健·.南国海疆,南沙守望”,即“南海宣言”卷;卷二,“地势坤.盛世海歌.椰岛之旅”,即“东沙中沙西沙海南岛”卷;卷三,“生民.春天故事.江山一统”;即,;卷四,“伊甸.江南春晓.盛世桃园”,即,“东海至藏南边陲”卷;卷五,“史诗.雪域高原.江流千秋”,即“东海至藏中”卷;卷六,“崛起.万水之源.秦岭黄淮”,即“黄海至藏北”卷;卷七,“复兴.昆仑横空.河奔万古”,即“东三省南部至藏北青南”卷;卷八,“牧歌.天山大漠.林海雪原”,即“东三省中部至南疆”卷;卷九,“太极.北国边陲,盛世和谐”,即“东三省北部至北疆”卷。

之五:《复兴图》卷跋一、《易·水墨韵章·文化复兴宣言》。

之六:卷跋二、《中华万福安康图》,即一万个不同的篆体福字,以祝愿全球华人,炎黄子孙万福安康。

之七:卷跋三、《中华万寿无疆图》,即一万个篆体寿字,寓意为中华民族万寿无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盛世牧歌》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画遍中华人文自然国疆第一人),开拓性、前瞻性、书卷金石人文性、独一无二的旷世史诗般宏伟巨制。作为炎黄子孫,若用良知观览,不爱国,很难。

《孙玉清是我的学生》

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


孙玉清(左)与导师崔晓东教授

孙玉清是我的学生。他跟我学习山水画已经有几年的光景。我在山水画的教学上,主张将传统临摹、对景写生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阅读前人经典作品的眼睛,锻炼观察与感受自然的能力,锤炼自身的笔墨技法,从而形成个人的艺术语言风格。孙玉清正是在这个教学体系下,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完善个人创作的方方面面。在跟我学习之前,他已经有三十余年的绘画创作经验,这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孙玉清非常宝贵的财富。数年来,为了实现他的艺术梦想,孙玉清以其质朴的性格,坚韧的信念,走遍中国大江南北,通过实地考察与写生,饱览古籍,造访名山大川,用他的热情与汗水绘制了《万里山河复兴图》。这件作品的完成,体现了他对中华民族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也反映出他在实践中用于探索的可贵精神。

孙玉清在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无不从其创作需求出发,从对传统山水的对临、意临到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临创课程,他都在带有与保持自己业已形成的笔墨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语言(特别是笔墨技法)的“再深化”——特别是在宋代山水临摹过程中,他必须学会对临本进行深入的“阅读”,才能够使其临摹不流于表面。对于像孙玉清一样有一定基础的画家来说,临摹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技法照搬,也不是为了单纯“借用”某种符号语言(例如特定的皴法或者点染与勾勒技巧)来完善自己的画面,而是通过动手临摹,去深入“阅读”临本背后的东西,比如在一组景物背后的用笔的“动势”,运笔的节奏以及在特定节奏中对笔锋的不断调整等等。这些是需要在动手过程中去体会,从在临本“看不见”的地方吸收其内在的法度。我认为,这是将临摹应用于创作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对临”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孙玉清的临摹过程中,我正是通过加强他对临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他对笔墨掌控的准确性,通过(临本中)“有形笔墨”,去揣摩其内在的“无形笔墨”,以至临古人之“心”的境界。在孙玉清的创作中,能够看到他的进步,无论是对景物的设计与安排,还是对细节的处理和表现,都较之以往作品更加细致,经得起推敲。

在孙玉清的创作当中,能够看到他平时注重通过对景写生,实地考察来积累创作素材,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既可以帮助一个画家在面对自然时去锻炼自己的笔墨语言,又有助于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做到“胸中有丘壑”,特别是对于大型主题创作来说,更加需要平时的积累。然而,对于大型主题创作,画面整体的把握不等于局部的罗列,这需要画家在立意的时候,确立画面的主题,画面的一切都须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因此,取舍、对比、呼应等等,在创作中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在日常创作中可以回避的一些问题,在大型创作中会更加凸显出来,对画面整体效果产生相互消解、主题弱化、画面重复等负面作用。孙玉清的作品《万里山河复兴图》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比较庞大的叙事性语境下的作品,这类作品容易产生景物罗列、“流水账”式的画面铺陈等问题,孙玉清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我看来,他通过不断的调整与推敲,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些问题处理的比较得体。当然,孙玉清仍然需要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创作经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在我看来,在孙玉清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情,以及他用于探索与实践的精神。艺术家要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对艺术的热情,一切勤奋与学习,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孙玉清热爱传统,并没有被传统所限制;他悉心临摹,但没有因循守旧的被范式化的笔墨符号裹足不前。他似乎在生活中总是有着独特的想象力,并且每次都能够把他的想象力付诸实践,这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画家不仅要动脑,更要动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也是在实践中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孙玉清身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其实正是他个人艺术精神的真实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品的价值,不正是作者精神、思想与灵魂的体现吗?孙玉清的作品仍然有着各种问题有待他在今后的创作中去解决,而他作品中那种朴实、真诚的一面,正是其作品价值所在。我相信,通过他此次创作《万里山河复兴图》,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能够使他攀向新的高峰。

作品欣赏:























微信制作:张   威

————东方艺术天地报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