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没有保险,我们都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3-05-10 14:56:27

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


最近,“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刷爆朋友圈,意思就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非常能花钱。朋友圈里晒得是去各地旅游,用的一定是苹果最新款手机,经常时不时就吃大餐,穿当季新款衣服,花高价健身或者是请私教——简而言之就是表面看起来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但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太多钱,从存款来看,是名副其实的穷人,或者零存款,或者负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仔细分析中国的储蓄结构可以发现:在中国55%的家庭的储蓄都是银行无存款、家中没闲钱。


比赚钱更重要的是“风险”,关于赚钱这件事,思考顺序都应该是这样:先想失去,再想得到。如果亏损使你无法承受,那就别干了。为什么叫隐形贫困人口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人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一旦遇上意外或得了疾病,即使有车有房也可能一夜赤贫。

这个叫刘元松的男人,90年代就坐拥百万资产,那个年代的百万比现在的千万还值钱,35岁前,他的人生写满风光,有一天突发“小脑梗塞”,小脑被切除三分之一,能捡回一条命被医生称为奇迹。


患病后妻子和他离婚了,从此他的生活从天上到地下,衣食无着落,治疗无钱花,生活靠施舍,生命靠大家,一场大病百万变赤贫。

照片上这位孤单的中年人叫谢建跃,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经是一位身家百万的“煤老板”,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后来因为车祸导致右腿截肢,之后煤矿生意遭遇巨亏,全部家产连同老家的房子都被变卖抵债,还欠债十几万。 最后不得不靠擦鞋来维持生计,但每天单薄的收入根本入不敷出,何况还要供两个女儿上大学!


因病致贫早算不得新闻,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44%的人就是因为一场病,大概有734万人,这还只是2016年的官方数据。,70%贫困的就是因为疾病,一场大病能足以让一个家庭破产。


所以说缺什么也不能缺了保障,没有保险兜底,我们都是隐形贫困人口,上面两个案例告诉我们,没有保险,人生都是在瞎忙!

买保险是一种大智慧


“穷人买彩票,富人买保险”,一句耳熟能详的流行语道出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财商。穷人太想改变命运了,总想着一夜暴富”的赌博,而富人通过保险保障把极端不确定性的风险规避,然后再去积极的投资和开创事业。而穷人由于总想省钱不买保险,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只能雪上加霜,甚至倾家荡产…


积谷防饥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但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他的意义呢?很久以前,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这样一个妇人,每天煮饭的时候,总是从锅里抓一把米出来,放进一个特备的米缸中,邻居们都笑她傻, 过了不久,发生了灾害,地里的庄稼严重欠收,很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但是这个妇人靠着那个特备的米缸,熬过了饥荒。


 其实,“积谷防饥”正是一种保险意识,我们应该拒绝做新时代的隐形贫困人口,别到了隐形贫困人口变成真赤贫可就晚了,到那时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标准普尔资产象限图是配置资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资产配置,能够实现财富的稳健性,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家庭资产象限图。 此图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其实保险这种功能,也是让我们的幸福早到30年,安心早到30年。只要交了第一期保费,保单确认生效,我们面对风险时就不会那么紧张,就可以从容面对一切可能的灾难。


保险不是消费,而是人生必要的一种提前准备。保险不是花钱,而是将来有钱花,能够保证在未来一个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知的钱。

没保险 我们都走在赤贫的路上


人的一生不管你如何养生,吃多少保健品,最后的归宿只有一个地方——医院,马云曾经说过:马云曾经说过:保险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时有条路,有远见的人都会买保险,千万不要让自己赚的钱最后全给了医院了。


几个月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一个有房有车,收入不菲的中产家庭,就因为一场流感后来感染了住进了ICU,每日费用8000-20000元,最后被逼的卖房治病,没有保险,一场流感就能让中产破产!


也许很多人觉得自己有社保就够了,但其实,文中提到的ICU和人工肺,包括一些自费药、进口药,这些花费只靠我们的社保是根本解决不了的。有社保在恶性大病面前一病返贫家庭比比皆是。


在疾病面前,我们都是弱者,究竟弱到什么程度,看看这篇文章大病到底有多可怕?这是我看过最惊悚的答案,不买保险省下的那点钱,只够医生2分钟的问诊费》不知道还有多少家庭,即便还有些经济能力,面对恶疾,依然无能为力,于是只能眼睁睁的花光积蓄,再卖房车,再四处求助……做人的尊严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廉价!

一位著名的医生曾经说过:我接触过很多身患绝症的患者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最可怕,生不如死,才最让人绝望,病倒一个人,垮掉的是整个家。


保险就是在人生出现风险的时候,保住家庭的安宁,保住对父母的责任,保住对儿女的慈爱。我落难的时候,任何的基金、银行、证券都做不到,只有保险才能做到!

大病到底有多可怕?这是我看过最惊悚的答案,不买保险省下的那点钱,只够医生2分钟的问诊费!

一人得大病全家判“死刑”


大病对一个家庭到底意味着什么?答案只有四个字:贫穷和破产!在疾病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弱者,无数家庭从此一贫如洗,多年打拼的家业毁于朝夕,再美好的人生也会瞬间跌入痛苦的深渊。


因病致贫早算不得新闻,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44%的人就是因为一场病,大概有734万人,这还只是2016年的官方数据。,70%贫困的就是因为疾病,一场大病能足以让一个家庭破产。


医保制度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医保报销力度不够、异地报销难。很多重大疾病并不在国家医保报销的范围内,而治疗必须用到的进口药物和高端技术也不在医保范围内。一旦患病,只能自己承担昂贵的费用。即使身家百万,也无人有足够勇气去抵抗凶猛的重症疾病。患病的人痛苦,患者的家庭更痛苦。

据调查,人的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机会高达72.18%,患癌概率为36%,目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在30万元以上。一旦家庭成员生一场需要50万的大病,基本就可以摧毁一个家庭。目前,至少一半家庭的风险抵抗能力几乎为0,哪怕看上去你有车有房。


在疾病面前,大部分的人都无能为力,但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被光顾的不是你,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也就隔着一场病。哪怕是有车有房的中产,一场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让你捉襟见肘,在疾病面前,我们和我们的家庭就是如此脆弱。

大病到底有多可怕


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些顺口溜都是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形象写照。一场重病,意味着天文数字一般的医疗费,意味着亲人漫长的陪护和辛苦的付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能理解这种切肤之痛:只要一人重病,就等于给全家判了死刑。


20岁小伙患白血病,姐姐卖房治病

孙中廷,1997年出生的他才刚刚20岁,这个年纪,正是在大学校园里肆意挥霍青春的时候,他却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孙中廷的姐姐告诉我们,现在家中已经负债累累,住院费每月需要花费五六万,她甚至把房子卖了用以弟弟的手术治疗,可还是填不上这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一场重病花光了家里的多年的积蓄,让家庭负债累累,何谈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一场重病足以摧毁一个普通家庭的未来,足以摧毁一个贫穷家庭的一切。


一家四口患病无钱医治,绑一起跳河

 叶彬(化名)和妻子林清(化名)共育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靠着叶彬一人四处给人打工赚钱维持生活,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幸福。2015年林清被确诊为右小脑动静脉畸形。他卖掉家里的瓦房、四处借债,然而,紧接大女儿就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小儿子又被查出肝功能不全。医生说,这两种病都不是绝症,通过治疗就可康复。


医生的话给了叶彬一线希望,他带着孩子继续借钱治疗。然而仅仅一个多月的化疗就已经花掉了所有钱。护士催着他交费,不交费就只能出院,而此时他口袋里连给孩子买早饭的钱也没有了。叶彬和林清感到人生无望。最后,夫妻俩将两个孩子绑在身上,一起投河……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明明可以治好的病却没钱去看。根据2017年最新调查,目前中国因无钱医治癌症等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达到了每年13000人,并且每年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年轻女孩半裸下跪,为男友筹钱治病

近日,在杭州地铁凤起路站的出口有两名女性赤身跪在地上,全身上下只穿内衣裤,一个20多岁,一个40多岁,年轻女孩是患者的女友,年长的是患者的母亲。


因为男友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移植舱里出现肠道严重排异,每天都需要高额的治疗费。目前已经欠费80000多元,医生帮担保才得以续命。但是超过几万元的话,医生就无法帮担保了。随时有可能停药,面临生命危险。

不知道还有多少家庭,即便还有些经济能力,面对恶疾,依然无能为力,于是只能眼睁睁的花光积蓄,再卖房车,再四处求助……做人的尊严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廉价!


《独生子》获奖照片让无数人泪奔

这张照片叫《独生子》,在摄影展一经亮相,看过的人无不动容。

这是一个无奈的独生子,被捧在父母手心里长大的他,长大后却遭遇了父母同时重病的惨剧。他坐在病床中间,守护着老父母,眼睛和父亲凝视。他的背挺得很直,但是那肩上的重担却是无比沉重。


重疾之下,是无数中国家庭的辛酸和挣扎:贫穷的家庭,面对重病就如同孤苦无依的小草遭遇暴风雪;重病是悬在中国家庭头上的一把刀,刀砸下来,便是一场金钱与命运的较量。


在中国,如果两个独生子女结婚,那就意味着他们身上要同时负担双方父母,四个老人加孩子,哪怕其中一人患上重病,这个家就面临崩溃的边缘……


有房有车的中产也抵挡不住一场大病

在四川成都,一个年收入近20万元,并拥有两套房产的中产家庭,却因妻子患病5年而几乎耗掉全部财产。妻子去世以后,主人公又回到了工厂,拿起每个月几千元的工资。想当初他从工厂辞职玩命赚钱为的是发家致富,现在他戏剧性地回到了生活的起点。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场大病把“中产家庭”打回了原形。

这两天,“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刷爆朋友圈,意思就是: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背着几千的包包,穿着几千的衣服,连化妆品一买也是几千元,但实际上每个月都没能存下多少钱。


抗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一旦遇上意外或得了疾病,即使有车有房也可能一夜赤贫。这部分人不是已经因病致贫了就是正在走在贫穷的路上。

保险就是家庭最后的希望


讳疾忌医,是我们的心理传统,对不愿发生的事情,选择不去碰触,总觉得,疾病离自己很远,侥幸心理越重,准备就越不充分,风险的冲击业就越大。


病来了,所有的道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也可能所有的努力和准备都将化作无可奈何,但不意味着只能听天由命,我们能做的,是将伤害降到最低,不至于摔下来,连个垫子都没有,保险就是这个垫子也是家庭最后一道防火墙了。


想想这些年你看过的新闻,在医院,有多少撕心裂肺的哀求?有多少悲痛欲绝的放弃?有多少万般无奈的求助?而这一切的根源,只一个字——钱!所谓世态炎凉,就是这样。

总理已经在2018年的上明确表态:我们就是要运用大病保险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


保险就是用小钱换大钱,用零钱换取高保障,别以为不买保险好像能省下一笔钱,殊不知省下的那点钱不够医生2分钟的问诊费,信不信:医生3句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


第一句:“你的病非常严重!”

第二句:“还好,还可以治!”

第三句:“不过,就是要花好多钱!”


有些病人,一夜之间,说没了就没了,有些病人,就算有金山银山都治不好,有些病人,一场大病搞得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妻离子散......那么当重疾来敲门,你能想到多少种方法来治病,银行卡余额,分分秒秒都在减少,还是用保单的保额,花保险公司的钱,万一没钱治病,是卖肾、卖房,借高利贷、轻松筹,还是沿街乞讨.....


如果我们每个月每月存500-1000元到保险公司,就能把大病风险转嫁出去的。当不幸风险降临,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拿出30万50万甚至100万的救命钱,让任何一场大病重病都有被医治的可能!免于因钱所困,让家人在金钱和生命之间做选择,即使治不好,整个家庭也不至于因病致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