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是互联网赋予这个时代的烙印。面对海量信息,人们往往目不暇接,做不到深度思考,由此产生的信息焦虑、知识焦虑让人们对“有用的”信息更加渴望。于是,打着“知识”、“干货”噱头的内容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是,当人们提起内容创作时,往往更关注的是图文、视频,相比之下,音频的存在感好像比较低。
一方面,音频相对于另外两种内容形式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很明显,视觉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听觉。所以,考虑到音频在呈现信息量方面的短板,创作者们更愿意选择一目了然、方便保存的图文,以及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音频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付费音频上。其实,除了承载“有用的”内容之外,声音的另一项职能是社交、陪伴。与文字、视频相比,音频是最便携、最具有陪伴属性的媒介。只要你有一副耳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通过声音传达的陪伴感。
虽然从图文、音频到视频的升级是社交形式的大趋势,但当所有人都在追赶潮流时,也意味着瓶颈期的到来。正如近年来热度逐渐降下来的直播,以及进入下半场的短视频。所以,从声音社交切入,做音频内容,成为了很多创作者争夺流量的新阵地。
目前,关于声音的生意主要有这几种:
1
移动音频产品
主要包括移动电台(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和有声阅读(懒人听书、酷我听书FM、氧气听书等)两类。
从大背景来看,近年来,为了解决信息爆炸带来的种种不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付费的方式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从2016年开始,涌现出了一批知识付费产品,例如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知识付费的流行大大推动了付费音频的发展。去年,高晓松的《矮大紧指北》就曾红极一时,上线一个月就有超过10万用户付费收听,成为了音频节目中的爆款。
(图源:矮大紧指北 官方微博)
从发展趋势来看,移动音频行业一直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蜻蜓FM在去年9月就完成了近10亿人民币的E轮融资,创下了互联网音频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同期,喜马拉雅也完成了上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今年年初,荔枝、考拉FM又先后完成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和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从融资情况看来,移动音频产品的发展前景很好。
虽然都在提供音频服务,但这些产品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例如,蜻蜓FM在付费音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矮大紧指北》之外,蜻蜓FM还推出了《蒋勋细说红楼梦》《老梁的四大名著情商课》《方文山的音乐诗词课》等一系列泛文化类精品付费音频内容。荔枝则专注于UGC领域,重视热门主播的影响力,社交属性更强。而考拉FM背靠母公司车语传媒,准备在车联网全面到来之前,在车载音频市场占领先机。
(图:荔枝声音节活动)
2
语音直播类产品
起步很早,但尚处于初级阶段。
据艾媒咨询去年发布的《2017年中国在线语音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在线语音直播用户规模为0.69亿,2017年底用户规模达1.12亿,增长率为62.3%,2020年预计突破2亿用户。
(图源: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在线语音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虽然语音直播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的YY语音(现名:YY直播),距今已有十年。但从数据来看,2亿的用户量级并不大,语音直播尚处于初级阶段。
起步早,却发展缓慢,具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直播流程来看,语音直播省去了前期主播的形象打扮、场地布置、灯光调配等繁琐的环节,听众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对主播和听众来说,都比较方便。
但从内容来看,由于音频呈现的信息量远不如视频,所以主播必须用声音、谈吐、趣味等其他元素来吸引听众,门槛比较高。所以,语音直播目前还比较小众,专注做语音直播的平台也很稀少。
除了早期的YY语音,2016年8月,微博的控股公司——有信也推出了一款语音直播产品红豆Live(后更名为KilaKila)。这款产品借助有信的语音技术和微博的资源优势进入了直播市场。自2017年5月转型后,KilaKila开始主打泛二次元直播业务,用户定位为95后年轻群体。
目前,KilaKila主要有了直播、短视频、对话小说三种内容形式,涵盖了二次元、古风、游戏、同人、爱豆、轻小说等时下年轻人中最流行的话题,除此之外,还成功举办了“声优都是怪物”、“Cosplay大作战”、“古风直播绘画赛”等活动,在95后、00后这些年轻群体中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图:KilaKila主页面,分为直播、视频、小说三个板块)
KilaKila的出现,很快引起了与音频相关性最强的移动电台的注意,2016年10月,荔枝上线了语音直播的功能。随后,喜马拉雅和蜻蜓FM也相继入局。语音直播的市场被进一步瓜分。
3
深夜的助眠师——ASMR创作者
除了音频类的平台,音频内容本身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近年来活跃在各个深夜直播间的ASMR。
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译作“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人受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感知上的刺激时,人的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愉悦感。
虽然尚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对ASMR 爱好者来说,收看 ASMR 视频、听ASMR直播会帮助他们平静下来,有助于睡眠、缓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ASMR视频起源于国外,2014年传入国内,Richard_Price、MTKoala、点心等人是最早的一批创作者。
(图:Richard_Price和MTkoala合作的诊所系列ASMR)
早期圈子小,人少,氛围和谐。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创作者的加入,圈子渐渐变得鱼龙混杂。ASMR成为了很多主播打色情擦边球的工具,以至于很多人提起ASMR,就会想到“软色情”。甚至还有人给它取了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颅内高潮”。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圈外人对ASMR都没有正确的理解。
在罗振宇的2016年跨年演讲中,他讲到认知更新时,向观众展示了一张幻灯片,荧幕上展示着“布袋戏”“胶片摄影”“ham”等一些小众词汇。而最大、位于最中间的就是“ASMR”,为了方便理解,老罗还拿主播“轩子巨2兔”来举例,并把她称作“这个社群里的巨星”。
(图源:老罗“时间的朋友”2016跨年演讲)
实际上,轩子巨2兔正是用ASMR博眼球的典型代表。这件事也侧面反映出了当时ASMR圈子的乱象:专业的没流量,打色情擦边球的却收入颇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最早的一些创作者渐渐感到失望,有人选择了淡出圈子,也有人继续坚持。
4
声音竞演综艺
如果你认为“声音”还只活跃在小众领域,那就错了。今年的综艺也开始挖掘“声音”的卖点。
年初,湖南卫视推出的声音竞演类综艺《声临其境》刷爆了全网。不同于大部分娱乐综艺用流量明星博眼球的特点,这档节目邀请到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实力派演员,通过配音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声音这种奇妙的艺术,与去年乌烟瘴气的《演员的诞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开播到收官,这档节目的收视稳居同时段榜首,在豆瓣的评分更是高达8.3分,赢得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
(图:演员朱亚文为亮剑中李云龙的角色配音)
无论是时下流行的音频平台,还是ASMR、主打声音的综艺,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声音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当观众的注意力从光鲜亮丽的外表移开,专注声音给他们的感官体验时,也许更容易触碰到内容本身。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