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李彦良专栏】道脉天成吉祥地 古往今来话“冶头”(上)

2023-05-10 14:56:27

根在昔阳

昔阳最接地气、最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


 由每一位深爱故土的昔阳人和发生在这片神奇古老土地上的一切,构建了根在昔阳独属于自我的精神世界。它是牵引,是召唤,是一种明确而肯定的力量__奔赴:要闻快讯重点聚焦在外动态人物励志历史再现乡情乡韵方言民俗诗文赏析就业帮扶资源共享……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错过或不容错过的精彩都在这里。

有约请拨打:15535447999。

投稿邮箱:genzaixiyang@163.com

道脉天成吉祥地 

古往今来话“冶头”

——我所收集的与昔阳县名、东冶头村名及松溪河名有关资料

李彦良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山川河流也都有自己的名字。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村是我的出生地,虽然不是祖籍,但我生于斯,长于斯,父母终老埋于斯,虽然在我长大后读书工作和婚嫁成家离开了那里,但东冶头总是我生命的发祥地,是我的家乡。爱自己的家乡,是人之常情。所以我特别看重和关注这个地方的一切,其中包括这里的古往今来和山川河流的名字变迁。为了搞明白家“东冶头”的前世今生,我通过翻史料读方志,爬城墙寻遗址,攀高山测河道,拜寺庙进古坟,译碑文访老者,经过半个来世纪的留意搜集积累,终于理出了个头绪,为“东冶头曾是春秋肥子国都古城”和“‘昔阳’之名先在东冶头问世后才成为县名”以及东冶头曾为“肥国都、昔阳城、昔阳都、仙游乡、冶头、肥子古城、野头、昔阳村、东冶头”的来历找到了依据。同时也为村前的河流名字的变迁找到了书证。并把这些资料无偿提供给了张涛先生主编的《东冶头村志》。这里将其再作修改后发给《根在昔阳》网络公众号平台为我开设的《老乡李彦良专栏》,以供热心家乡方志研究的同仁们参考。也欢迎将不妥不当之处指正并充实完善。

1、《左传》明确记载:“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有关“昔阳”和“肥子”最早的文字记载。

2、依据网上的学者提供:《汉书地理志》上写道:真定国有肥累县,班固注云:“故肥子国。”班固是东汉人,其言肥国之所在,为文字可考的最早依据。《后汉书铫期传》注云:“肥累,故肥子国也,汉以为县,故城在今藁城县西,并属真定国。”《括地志》云:“肥累故城在恒州藁城县西七里,春秋时肥子国,白狄别种也。”《元和郡县志》:“肥累故城在镇州藁城县西南七里。”《一统志》:“肥累故城在今正定府藁城县西南。”其中的“肥”似乎与昔阳县的东冶头没有什么关系。

3、 西晋杜预所撰的《春秋左传集解》是这样解释的:“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又云:“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巨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春秋时期的肥本来是个不大的诸侯国,是鲜虞的一个属国,肥累城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与当时属于晋的“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相距数百公里,又该怎么解释呢?晋国的军队要与齐国的军队搞假会师,“借道鲜虞,方入昔阳”的“昔阳”与山西省的昔阳显然不是一个地方。但其中的“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却成了“东冶头为肥国都”的最初出处。怎么回事?

4、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谓巨鹿郡“下曲阳县有鼓聚,故翟鼓子国。有昔阳亭”。春秋之“昔阳”与汉的“昔阳亭”之所在很可能是一个地方,乃鼓子国所在,而鼓聚乃鼓子国遗址。《汇纂》云:“今藁城西南亦有‘昔阳亭’,《水经注》为之鼓聚,与新乐接壤,且其地为肥国都。” 《左传》中的“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就说明白了晋师“伪会齐师”和“灭肥”是为了“伐鲜虞”。“伐鲜虞”才是晋师东征的真正目的,肥和鼓,都是鲜虞的属国。晋灭肥后“以肥子绵皋归”就将“肥国”的“肥子”“归”到了晋国所辖地处太行山外围西侧晋的山西省昔阳县的东冶头了。也就与西晋杜预的“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连起来了。

“昔阳”之名,之所以在东冶头开始问世,正是在晋消灭了“肥”之后,借了“肥”故国的地名“昔阳亭”的“昔阳”而将肥子国面前的水泊命名为“昔阳泊”,而后慢慢地延续了下来。春秋时期晋国把软禁肥子绵皋的“肥子国”建立在前有泊后有山的高岗之上,依山傍水,实在是个个不错的选择。从东冶头村东裸露出的地质断层就可以判断出那时候的东冶头前面是水泊,追本溯源,可以确定有了“肥子国”的同时,也就有了“昔阳泊”的地名了。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为春秋五霸之一。正是晋国在自己的地盘上,面水靠山修筑城垣,建造了个“肥子国”把肥子绵皋圈养了起来。当时的肥子绵皋,虽然“体面”地享有“子爵国”的名誉,但实际上是个没有自由的战俘,虽然居住的地方以“国”而谓,实际并没有了“国”的权位和权威。晋地上的“肥子国”的建立实际上正体现了晋国为了强大自己励精图治而对待战俘宽大包容恩威并重的安抚手段,随着晋国的一天天壮大,绵皋老死而终,“肥”作为春秋的一个小诸侯国,也就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了。但东冶头作为肥子国都的历史却可以流传了下来。

5、宋代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有遗存在东冶头村东,离东冶头村10里的南营村夫子岩摩崖石刻上有“大宋平定军乐平县仙游乡孔子村起三教社纠首人……”的字迹。首见“仙游乡”的字样。“仙游乡”的治所就在东冶头,后面有碑刻证据。

6、距东冶头西20里的北界都梵乘寺中有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重修梵乘寺记》和大明龙集万历六年(1578年)以及大清康熙十一年(1673年)、大清道光四年(1824年)甲申年重修北极观音阁记的碑刻。中有“昔阳为乐邑之望都,名茶产山,仙花发寺”的字样。说明北界都的“梵乘寺”在乐邑的昔阳都辖区内。其中的“乐邑”和“昔阳都”是辖与属的两个地域。乐邑管着昔阳都。说白了就是“乐平”管着“昔阳”。

(重修梵乘寺记)

7、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的《眭公先茔石碣》,现藏于昔阳县东冶头村眭氏祠堂内。其出土于上世纪1990年10月,出土地点在东冶头村的老坟湾,碑文内有“眭为天下之著姓也,世居大卤乐平东山静阳。上世死者,俱礼于里本村西北冶南浍岚峰北大茔之内。次祖,冶北平上东山南原之内。又次祖于昔阳城内东北隅内”的记载。碑背面的世系图表中有“冶头”的村名(见照片)。碑文中三次出现的“昔阳城内东北隅”就是石碣出土的地点老坟湾(原东冶头中学操场东),“冶南”、“冶北”和“冶头”的字样说明了起码在元大德年间(起始于公元1297年),就有了“冶头”这个村名了,从碑文所叙述的方位看,“冶头”就是古时的“昔阳城”。那时候的松溪河名叫“冶河”。冶河的南、北岸都有眭氏家族的祖坟。眭氏大姓,世居的静阳归东山管,东山(皋落)归乐平(县治)管,乐平归大卤(太原)管。

8、元大德丙午年(公元1306年)静阳村郭公新茔之碣的正文中有“西栏是坟者,左控老人峰,右接桃溪水,前有昔阳之泊,北望肥子古城”的话语。此碑的出土时间在上世纪1963年发大水后,地点在东冶头村东面烽火台附近的静阳村的董家峪梯田中。而碑中的“西栏”,就是静阳村的“西塄”。那时候的“老人峰”说不准是指那座山头,但可以肯定“桃溪水”就是从东固壁(奶奶庙的泉水历史上叫“桃水”)流经东冶头汇入昔阳泊的河流,“昔阳泊”就是静阳村和东冶头村前的湖泊,“肥子古城”即冶头古城。说明在元大德年间东冶头村前的湖泊还叫“昔阳泊”。

9、孔氏村的耿家茔地有“冀宁路平定州乐平县仙游乡孔子里耿氏之碣记”落款是“至正”元年(公元年1341年)第一次见到了“仙游乡”。说明元至正年间管辖这“仙游乡”的“乐平县”归平定州管,“平定州”归“冀宁路”管。

10、明洪武壬申年(公元1392年)静阳胡门之茔碑中有“迁居乐平县昔阳再勤基业”和“东肘鞍山峥嵘而起,西接沾水逶迤而来”的字样。说明在明朝初年松溪河在那时候叫“沾水”。“昔阳”归“乐平县”管。而“昔阳”则是东冶头。后面就碑刻可证。

11、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4年)重修乔家峪神堂峪村天龙土地庙碑有“冶头村北,崇山峻岭”的字迹,里面有“弘治七年(公元1495年)重修”的字样,说明在明弘治年间“冶头村”就是一个可以作为当地地理坐标的中心村镇了。

12、明嘉靖27年(公元1548年)木刻刊印的《昔阳县志》,(1993年重印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卷之四《古迹》第33页有“昔阳城,县东五十里。《左传》荀吴入昔阳灭肥,以肥子归。七国时赵戍于此”的记载。这段文字显然来自《左传》,是“昔阳城”进入地方志的最早的正史文字。其中还有:“龙且城,县东五十里,野头村北,故址尚存”的字样,说明在明嘉靖年间“冶头”也叫“野头”。“龙且城”在“野头”村北。卷之四《寺观》第34页有“兴觉寺,县东六十里昔阳村”和“太清观,县东六十里静阳村”的记述,说明“昔阳村”和“静阳村”是相距很近的两个村。“昔阳村”显然就是“冶头”村了。其中还有昔阳县“四乡十都”的记载,其中有“仙游乡,城东。所辖二都:民安都、昔阳都”的字样,就是说“仙游乡”管着民安都和昔阳都。

13、静阳村2013年才开光剪彩的“太清观”门前广场竖有“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乐平县昔阳都静阳村重修殿阁三门记”的碑刻,就表明那时候的“静阳村”归“昔阳都”管,“昔阳都”归“乐平县”管。这些文字都说明了:“昔阳城”、“野头村”、“昔阳村”、“仙游乡”、“ 昔阳都”,是同一个地方,都是指冶头村。

14、上述内容在明嘉靖27年(公元1548年)木刻刊印的《昔阳县志》、乾隆丁未52年(公元1788年)编撰出版的《平定州志》、清光绪8年即壬午(公元1882年)续修《平定直隶州志》,以及近代志书引用转载。

15、遗存在老爷庙中的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改立庙记乐平县昔阳都自古曰先游乡冶头村改建关王新立五道二庙记”明确说明“昔阳都”“先游乡”“冶头村”是一个地方。

16、镶嵌在东冶头村观音阁的拱墙东侧一块不大的大理石石碑上有“野头重修观音阁”的字样,落款是“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二月初一日”。 说明了观音阁修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那时候的东冶头叫“野头”。

17、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1627年)重修的《昔阳县志》已经遗失,里面如何记载就不知道了。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续修地名志》也找不见了。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5年)正史资料丢失,致使那个阶段的有关史料很难找见了。

18、明代乔家峪沟韩信井村由平定州盘石都人重修观音堂香亭碑中有“大明国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仙游乡昔阳都静阳村乔家峪有观音堂一所重修香亭一座” 的文字,清楚地记载了那时候的村子所属:“乔家峪”属于“静阳村”管,“静阳村”归“昔阳都”管,“昔阳都”归“仙游乡”管,“仙游乡”受“乐平县”管,“乐平县”属于“平定州”管理,“平定州”归“太原府”管辖,“太原府”属于“大明国”的“山西省”。 实在是言之凿凿。

19、东冶头村观音阁楼上有大清康熙甲申年(公元1704年)的“重修观音阁记”中有“观音阁西连晋阳,东通幽燕”和“昔阳都”的字样。说明康熙年间东冶头为“昔阳都”。

20、东冶头村官坊院原女子小学的北外墙有一“新建官道石桥序”,碑文落款为:“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四月穀旦立”说明官坊院戏台东的石拱出水桥修于雍正年间,那个拱桥的表面与官坊地面持平,名为“官道”。下面是一人高的拱圈,出的是寨坡、寨沟、红土沟、后街的自然雨水。至今已有280的历史了。是东冶村里有“官道”的佐证。

21、东固壁的“普宁寺”里有“大清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三月重修普宁寺记”的碑刻。上面有“县东四十五里,村名曰东固壁,东可达于燕赵,西可通于秦省,诚为晋之胜景,乐邑之胜地”的字样,功德碑中有“野头村”布施人名。寺庙的后院“大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壬辰夏补修普宁寺的碑记”中也有“野头”字样。说明从明至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冶头”也写作“野头”,归“乐邑”管辖。

22、乾隆癸未年(公元1763年)的《乐平县志》中的“县境图”中有“安阳、故壁、野头、孔子”的村名。说明那时候的“冶头”也叫“野头”。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的“重修夫子岩叙”中“乐平仙游乡夫子岩。相传,夫子至赵,经此遇雨,与门人晒书处……”的记载,就足以说明“夫子岩”是属于“乐平仙游乡”管辖的。 《平定州志》的乾隆版、光绪版上有多处文字可说明:地处东冶头的“昔阳城”在历史上作过郡治、作过县治、作过乡治,。

23、乾隆丁未52年(公元1788年)编撰出版的《平定州志》《杂志 古迹》篇的《乐平县》中的第一条“昔阳城”这样表述:在“乡东50里”。而后是引用《左传》中的文字。后有“龙且城”:县东50里冶头村北,址存”。与明嘉靖27年的木刻刊印《昔阳县志》基本一样。同册《拾遗》篇载“路史:昔阳本肥,肥子后迁昔阳,今平定之乐平东五十里有昔阳故城,昭公12年晋灭故,钜鹿境一曰夕阳……”同版州志的《建制志 营制附兵事》的《分汛》中有“乐平县分汛七处野头邨即东冶头、丁峪口、黄得寨、圪搭店、黑松岭即南冶头各设兵5名。”的字样。说明那时候的“东冶头”和 “南冶头”都设有兵站。不过士兵驻守的任务是关注和河汛和管理河流。由此可知清乾隆版和明嘉靖版对“昔阳城”的记载大同小异,“昔阳故城,一名阳城,在并州乐平县东”是说其地理位置,“在县东50里”,有过“直阳城”的叫法,城北有过“龙且城”,就更具体了。早在公元前530年晋灭肥之后,就把肥子緜皋带到了昔阳城;昔阳城就是“肥国都”,七国时由赵国戍守,“乐平城沾县东昔阳服姓白狄,别种也”是说当地的土著先祖是“白狄”人,“昔阳本肥,肥子后迁昔阳,今平定之乐平东五十里有昔阳故城,昭公12年晋灭故,钜鹿境一曰夕阳”。这些记载叙述“昔阳城”的历史。都在说明东冶头就是“肥子故都”和“昔阳故城”,“野头邨即东冶头”,那时候也有了“南冶头”的村名,都是有5名士兵把守。用白话解读东冶头村的历史就是东冶头村春秋时期属于晋,是晋消灭了鲜虞的属国肥之后,将肥子緜皋带回晋地囚禁他的地方,故叫“肥子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肥国是鲜虞属国,本在河北钜鹿今藁城一带,肥的祖上为白狄人。“乐平城 沾县东昔阳”的字样似乎有“乐平城”在沾县东“昔阳”的意思。

24、图解资料。笔者见到的最早标有“东冶头”地名的绘图的官方资料就是在乾隆版《平定州志》中的《乐平县境都村图》。上面也有“南冶头”和“静阳”。同册《州境都村图》中有“冶西村”的标志。同册对“松溪水”这样表述:“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乐平松子岭,经晋盘山下北流入冶河。”对“桃水”(今平定和阳泉境内的桃河,也即娘子关一带的绵曼水)的表述是:“在州西九十里,一名洮水,源出寿阳东大平谷,东流经州境,至乱柳村,受南川嘉水、石门河青玉峡水,由石峡入井陉县界,东流入冶河。”这些文字都说明东冶头这个地名的来历与冶河是有联系的,东冶头就是古时冶河的东源头。

25、东冶头粮站仓库的过门石多为“”时从眭氏坟茔取回的石碑,其中有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的坟碑,有“沾水长流”的字样。有“大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眭家的功名碑,不清落款年月的世系碑记中有“高祖、曾祖乃葬于龙且城东北隅老坟内墓地”的字样。 其中有一块“德被云仍”的石碑落款是“大清道光九年乙丑(公元1829年)”,为眭公夫妇合葬碑,其中有“眭氏祖茔在村西王化垴……村之东坡”的字样。说明在清朝年间东冶头的王化垴、北坡有眭氏祖坟,但不明白“龙且城东北隅”在什么地方。

26、清光绪8年,即壬午(公元1882年)续修《平定直隶州志》涌云楼藏版的《乐平都邨图》中的东冶头所在位置与乾隆版《乐平县境都村图》差不多。只是“乐平县”变成了“乐平乡”了。

27、涌云楼藏版《乐平乡》条目下的文字是:乡四:西曰陡泉,东曰仙游,东南曰怀仁,南曰文苑。“仙游者曰昔阳”。其中“东南乡昔阳都四十八村”,就有“东冶头 五十里”的字样。以东冶头为中心的乡辖的48村,东至侯家底,南至陈村,北至黄龙战,西至梁家沟,基本上把现在的王寨、丁峪、阎庄、瓦邱、界都、李家庄所管村落都包括进去了。清楚地告诉后人“仙游”和“昔阳”都是东冶头的故称,东冶头是“乐平乡游仙(昔阳)都”治所的所在地。

28、东冶头村眭引成家收藏的断碑上“补修家庙碑记”的题头和“肥子国之故墟”、“耕读传家”的字样,落款是“大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说明东冶头也就是古代肥子国的故墟。

29、东冶头村东进道口吕甲子家院子里被土掩得没有了水的大井边上的石碑上有“东冶头之首”的字样,但已经看不清楚了落款。

30、,因江西省也有个乐平县,故将原山西省“乐平县”改为了“昔阳县”。其命名的历史渊源就在于辖区内的东冶头曾是“昔阳”故都故称。

31、上世纪的1960年昔阳县人民委员会在东冶头村古城立了“东冶头古‘肥子国’首都昔阳城遗址,这个遗址是研究我国春秋战国历史的主要资料”的文物古迹保护标志碑。

32、1982年由中国社科院主办中国地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集》第三卷“三国.西晋时期”的古地图上在今东冶头处标有“昔阳城”的文字。

33、 昔阳县县志修编》第114页上有这样的叙述:“春秋时,肥子故封,古昔阳城在焉。经泥澄口抵九龙关,东至直隶赞皇界,皆属古肥。今冶头为肥都,集市颇盛,东山一带皆于是趁墟焉……”说明东冶头的集市贸易又来已久。

34、前几年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李天民文稿》中对昔阳历史的沿革有他独到的见解。《静阳村志》载其《古代之静阳》中对东冶头一带古代历史的推测和叙述,很是详尽。笔者表示赞同。

35、2011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本人所著的《瓦妮说童年》中的《冶水河边赶大集》(129页)对东冶头村前的松溪河的来龙去脉做了详尽的说明。

36、2018年1月17日《新锐散文》(原创)【签约作家】栏目发表我的《冶水岸边赶大集》中的文字则是对昔阳县东冶头松溪河名字由来的最新解释。


作者简介:

李彦良,1948年生于东冶头村,孔氏乡小瑶咀村冯家媳妇。2008年在阳泉教育学院退休。省作协会员。无党派界别。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