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河的感情缘于我的母亲,母亲出生于上河,儿时的记忆中,一到暑假或者正月,我和妹妹就会去上河外婆家玩。那个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参天的银杏树,根繁叶茂,小孩子们会在树下捡银杏,放在小火炉里煨熟了吃,有一种特别的香;或者坐在那如石块一般裸露在外的树根上玩石子;还有那沧桑的广安桥,我和表姐们常常到桥下的壶源江上洗衣服、玩水。
时过境迁,因为外婆的离世,我和上河也渐渐疏远了,只是当我听到别人提起上河时,总还是有一股隐藏在心底的亲切感。
然而我与上河的缘分却并没有停止,我到大畈工作后,几乎伸手就能触碰到上河,经过“五水共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后的上河,与儿时的上河已经大有不同。
古老的银杏树依旧挺拔,只是已经不见了裸露在地上的树根,繁茂的枝叶几百年如一日,守护着上河这片热土。
走进村庄,村中的一口池塘如一方清砚,四周镶嵌着鹅卵石花边,池边不仅繁花盛开,还有那茁壮的大树,如同墨笔立于砚边。旁边的青砖黑瓦古建筑静静地倒映在水面上,让人恍如游走在江南水乡的流水人家,又如一副简约淡雅的水墨画,恬静而清新。
村中的古厅堂在儿时的记忆中是那种庭院深深的感觉,如今却已成为游人休憩、导演取景的好地方,几个古厅堂庄严气派,门楣上“大方伯”“方伯第”等字无声地诉说着上河先祖光辉的历史。厅堂内干净整洁,古朴简陋的庭院让人顿起亲近感。
上河和毛坪头两村之间的道路上栽种了许多樟树,这条道路也就美其名曰“香樟大道”,想象在不久后,樟树枝繁叶茂,,,享受一时半刻的宁静和悠闲。
循着鹅卵石小道往壶源江下游走,我们能看到一块大石耸立在彩望亭前,一个大大的红漆“度”字,似乎在随时提醒来往的游人要把握人生的“度”。蜿蜒而上的凌云栈道直通黄堂演山顶的财神广场,上山途中您还能随时停下来,欣赏风景。虎啸亭边是一座宽广的木制观望台,在这里倚着栏杆俯瞰整个上河村,奔流的壶源江在上河处绕了一个大弯,将村庄半环抱在内。如同一条蛟龙蓦然回首,也如丝带在此处绕了半个环,有诗云:
秀丽壶源情傍山,奔流至此暂偷闲。
蛟龙驻足惊回首,绿带飘柔浅绕环。
两岸风摇竹影动,一江弦奏水波潺。
依稀梦里钱塘景,却是乡间月半弯。
正因为上河湾酷似古钱塘的杭州湾,因而自古谱记载就有“小杭州”之美誉。
下山,踏上清幽的滨江小径,葱茏的草木带来了四季的清凉,走得累了,即可在途中的木椅上休憩,还能掬一捧甘甜的清泉水喝,顿时能让人神清气爽。,一座悬浮的索桥把人的目光一下子吸引了过去。摇摇晃晃的索桥带给游人几分忐忑,然而又唤醒了心底的那份童真,忍不住想给同行的人们晃一下,只为听到那夹杂着害怕又开心的叫声。索桥的一头是一座漂亮的木制凉亭,坐在凉亭内,尽可以“闲看亭前逐浪水,笑谈江上过桥人!”索桥的另一头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茶吧,坐在露天的阳台上一边品茶,一边看着秀山秀水,该是何等的惬意!
走过索桥,沿着江边的小路往壶源江下游的堰坝走,还是一样的清幽,还是一样的惬意。堰坝边是新建的更衣室和公厕,夏天的这里是另一处天然浴场,走过堰坝就绕回到了村子的另一头。
上河,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村庄,如同一颗镶嵌在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在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中,依然毫不逊色。多家农家乐、民宿已经应运而生,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河这个名字,会为越来越多的人牢记,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流连忘返。我想我的心已经遗失在“小杭州”的山水之间了。
编辑 | 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