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老街
蛰伏在西溪河上的茶市老街
文/ 晓钟文化 图 / 张勇
作为杭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留下镇那屋廊栉比、商家毗邻的老街让人回味无穷。自宋至清,这里始终是百业兴旺、商业繁荣的集镇。留下老街主要是镇南的大街和茶市街,依西溪河而建的街道,沿街面河的土木小楼,白墙青瓦,青石板路,都表现出了老街浓郁的韵味。
明清以来,留下镇有著名的“三市”,即茶市、花市、香市。茶市主要设于盈春桥的东侧,老街蛰伏在集镇西溪河的两边,宽不过七八米,长约三四百米,两边尽是高低错落的旧式楼房,仿佛是一幅泛黄的古老画轴,慢慢舒展开来。老街深处,弄堂里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大概由于年代太久的缘故,条石显得嶙峋,有的早已断为两截,偶尔还会露出下面的泥水来。
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生产,又由于留下地理位置为杭州西部出入咽喉,交通便利,附近山谷都是龙井茶产区,自然成为杭州茶叶的集散地,在留下镇老街旧店后街,各路商贾纷纷到这里坐庄收货,逐渐茶行林立,1933年取名为茶市街。主要茶行有马礼懋、升和祥、 源茂、桐茂、松茂、恒丰、元大、瑞源、万茂、德泰等。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上海、南通、苏州、天津等大城市茶商云集留下,在各茶行内坐庄收货。来自留下、龙坞、转塘、闲林和西湖其他地区的茶户,把最新采到的茶叶运至茶市出售。一时间茶市街熙熙攘攘,热闹繁忙,甚至通宵达旦,贸易不息。现在紧靠老街的码头河埠,仍依稀能寻觅到当年的繁华,由于当时的运输主要靠水路,所以老街沿溪的河埠比较大,而且中间有一平台,两边有台阶上下,称为“双落水埠头”,台阶上凿有小洞,用以拴船揽绳。
茶叶交易的繁荣带动了留下商业的发展,使老街上的商店逐渐多了起来, 房子大都是土木结构,基本上体现了留下一带民居风格,即前为店铺后为住宅的格局,并连接成一片。虽然如今许多房子已改动较大,但依稀可辨当年的原貌。它质朴、实在、不张扬、不做作,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老街上没有斗拱飞檐的豪宅大院,只是清一色的经商人家和平常店铺。
世居留下镇87岁的顾振祖老人回忆:老街上曾经有沈永顺、俞大兴、方正大酱园,都为石库墙门内的大店堂,前店后坊,还有正顺等七八家酒酱店。南北货兼糕点制作业有沈宁寿、甡茂祥、大同昌等。百货业兼布庄有甡大、升号,米行有胡升隆、陶隆顺、万隆等。豆制品业有应协茂、王宝昌、“马驴子”等几家,旱烟业有三阳、同昌两家。还有肉铺、茶店等。中药店铺有世安堂、仁寿堂、王源兴等,著名中医师叶熙春开始行医即在王源兴药店坐堂。
,外科有李春荣诊所。金银首饰有凤宝楼,当铺有仁康,其他木作、泥水作、白锡作、铁器铺、染坊、水果店、鲜鱼桶、腌腊咸鲞店、灯笼店、鞋店、香烛店、裱 画店、轿行、车行、水陆运输行、吹鼓手班、烧饼店、烟酒店等等,应有尽有,各类应时咸甜小吃摊有豌豆糖粥、油氽粽子、开洋线粉、云吞等。可以想象老街当年的场面,像一幅江南版的清明上河图。一群群乡民走在老街上,不时被各种吆喝吸引,空气中飘散着各种食物的清香。
如今,曲折的老街只留下零星的店铺,站在老街上,透过老街重重屋檐的间隙,隐约可见老街尽头不远处现代建筑的身影。老街是一段历史,是一种记忆,更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驿站。老街现在虽然处于现代文明的重重包围之中,但随着对留下古街历史保护规划的实施,“一水穿镇,石桥横卧,傍河筑屋”这一留下老街的悠悠生活场景,将原汁原味地恢复,老街上闪烁着时光烙印的古桥、河埠、石阶、街楼、商铺等,将使人感到留下老街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