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回忆《知青上河图》
——40个知青的真实芳华岁月
文/ 裴宜广
8、露天电影与被抢的炒花生
,文化生活之贫乏,甚至又甚,农村尤甚。
城市里面还有八个样板戏和电影“老三战”——地道战、战、南征北战。
要不就是“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进口大片,。
电影、广播、收音机里面,像复读机一样,天天时时都是这些,耳熟能详啊,我那傻兄弟连话都说不清楚也能唱两句样板戏。
我们上初中时就学演过全本的《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不是我们多聪明,而是实在是看得太熟了,想不会都不行。
那是有一次我们去部队联欢。我演杨子荣给座山雕进献秘密联络图。
那时侯演出简单的很,没有化妆造型,没有舞美背景,没有复杂的道具,没有乐队伴奏。
座山雕就坐在放在两张桌子上的一把椅子上,象征着坐在石头台上的太师椅子上,八大金刚横眉立目围在旁边。
小孩子贪玩,忘性大。
当我唱完"宝图献到你面前"时,应该从怀里掏出道具联络图递给座山雕。
可是我朝怀里一掏,坏了,忘带道具图了!
别看我当时年纪不大,可我一点没慌乱,反正也没有乐队伴奏,我就又唱了几遍"宝图献到你面前",一边唱一边浑身上下乱掏。
台上的座山雕,八大金刚,台侧的老师,台下部队的战士们肯定看出来我出错了,但是大家都憋着乐不敢吱声,看我在那里出洋象。
终于,我从裤兜里摸出一块手帕,我松了一口气。
座山雕,八大金刚,老师们,战士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我拿手帕当联络图献给了座山雕。
还没有从刚才的虚惊中缓过神儿来的座山雕一分心,在做那个得意忘形的在太师椅上旋转的动作时,一个不小心,连人带椅子从放椅子的桌子上掉了下来。
台上的我们,台侧的老师,台下的战士,再也忍俊不禁,哄笑一堂。
还记得有一次单位的蓝球场放映《红灯记》,有几个半大小子在房顶上看时,因为对台词太熟悉了,就起哄跟着银幕配台词。
别说,那台词配的有声有色还挺合适。
下面看电影的人是又好气又好笑,反正电影太熟悉了,看不看的全当消磨时间,因此没有人劝阻。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喝骂到,妈拉个x的,再他妈吵吵打断你们的腿!
房顶上这才没有了声息。
这是在城市,可农村就不行了。特别是我们那地方啥也没有,因为木有电啊。
我下乡两年,只在附近的村里看过一次电影。
可说来惭愧,就在农村看了那么一次电影,还没看成,却干了坏事。
那时候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大都是露天放电影。
那天等我们赶到放电影的村子时,天已黑透,电影已开演。
一看又是在城里看烂了的影片,大家顿时没有了兴致。
继续看吧,木有意思。回去吧,黑灯瞎火的更是无所事事。
几个不安分的伙计就出幺蛾子了——
在看电影的人群旁边,有一个卖炒花生的农民(现在来看他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他用一个墨水瓶做了个小煤油灯,照着亮,在地上铺了块布,上面堆着一小堆炒好的花生,大部分炒好的花生放在旁边的一个篮子里。
几个伙计动了幺蛾子,想抢人家的花生,还想拉着大伙,预防着事情万一败露,来个法不责众(事后一看他们果然有先见之明)。
他们就跟大伙儿打招呼,让大伙儿义气点,一块整。
那时大家都是江湖义气,"义"字当头,虽觉着这样干不对,但也委实不好反对。
几个伙计假装买花生,围了过去,蹲在那里佯装品尝和讨价还价,麻痹卖花生的老乡。
眼看时机成熟,趁老乡毫无戒备,一个伙计猛地吹灭了小油灯,另外两个伙计一个迅疾兜起地上的花生,一个一把抓起装花生的篮子起身就跑。
动作是那么娴熟,分工配合是那么精准默契。
唉,可惜是干坏事。
我们也跟着一哄而去。
不是去追着吃花生,而是赶快逃跑。
在回林场的路上,几个伙计把抢来的花生塞给大家吃。
大家也明知道这是在堵大家的嘴,可也不好回绝,就这么一路吃着,回到林场。
谁知第二天一早,被抢了花生的老乡就找到林场来了。
大家面面相觑,一脸茫然,他怎么找的这么准,这么快?!
猛然间醒悟过来,嗐,还不是一路的花生壳给他带了路!
带队干部(负责管理知青的公社干部)老华找了两个他认为老实的伙计询问,那俩伙计揣着明白装糊涂(吃了人家的嘴软,上了贼船的腿短)。
老华明知道是我们干的,但也知道肯定问不出罪魁祸首了。
无可奈何之下,老华就自己掏钱把那个老乡打发走了。
这一来整得我们大家心里不好受了。
实际上这也就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百无聊赖后的恶作剧,一个我们自己内心的价值观都不认同的寻求刺激,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但又实在没法说明,大家好一顿郁闷。
听说多少年后,只要老华到城里来找大家,大家都把他盛情款待。
至于那件事说清楚没有,我也忘了问。
老华,对不起,花生是我们抢的。
老乡,对不起,抢了你的花生。
我们,错了。
裴宜广,男,1955年出生。开封诗歌朗诵协会会员,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大专学历,当过二年知青,当过五年兵,经过三年商,当过三十一年工人。酷爱文学艺术体育。热爱读书写作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