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宋代航运的精细化管理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近些年随着开封古城多座遗址的发掘,对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学探究在国内呈现了快速的发展。再加上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9地巡展和新闻报道,给北宋这段历史天然增加了许多话题。这其中北宋发达的航运历史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航运之精、航运之繁,尽管没有现代科技手段增辉,亦淋漓精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的聪明才智,我们结合一些论著和典籍,不妨简单见斑窥豹几个方面,聊供读者引发思考和再深入阅读的兴趣。


【正文】

 

提起北宋,大家过去说的最多的是积贫积弱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但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和客观的。尽管在外交和军事上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打压,北宋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个体手工业乃至工商业萌芽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和意义。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作为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就用五米多长的画卷记录了当时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商业图景。全画有500多人,不同类型的牲口132头,房屋70多栋,且形态、动作各具特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画的视觉中心是汴河和汴河上三十多艘形态各异的木船。汴河是宋代汴梁最重要的航运河道,与自隋唐起就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相连,据白寿彝先生《中国通史》考证,汴河上最繁荣的时代,每天来往商货船超过150艘,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汴河的发达程度。



 

有人说张择端是一个处女座,他画的这三十多艘船,每一艘在细节上都极其写实,为历史学家考证宋代航运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一手资料。整理来说,除去其中一半的是商船外,剩下一半的为货船,这就引出了宋代航运第一个精细——按需分类造船之精细。

 

按需造船 工艺领先


很难想象同时代欧洲人还在使用绳捆式造船法的时候,宋代接触的航运工匠们已经发明了木钉加固的工艺,宋章顺民在其《画墁集》中为后人描绘了总共15种宋代内河运输船、2种远海巨型运输船的船貌。这些船的主体工艺大致相仿,但是在性能和精密的细节方面则完全不同。如按性能分,已可分为:江船、黄河船、江海船,仅长江水系就有近10种不同船制。



此外,按需求不同,在船的细节改造上也有不同,运砂石的货船会在船尾特设斜板,方便码头工人倾泻砂石;运檀香等香料的货船,则会提供巨型密闭木匣。白寿彝先生认为,这说明当时每条货船的运输货品已相对稳定,船主已形成了固定的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商,宋代的商品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的上下游分工。按需造船,本身也是宋代商品经济和航运极其发达的结果。


 

按货收税 区分税类


除了发达的造船业,开放的经济政策环境也是促进航运繁荣的重要环节。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主张改革的宋神宗下令改量船收税为量货收税,并根据货品类型区分税率。过去一艘船的吨货量直接决定了所缴税费量,船主大多倾向于运送高价货品,常常引发低价但刚需货品的青黄不接。现在根据货物类别,分别加以不同税率,极大丰富了航运河道上百货齐鸣的繁华景象。宋朱成《萍洲可谈》里讲到:分制收税,汴河竞一时日夜神坤,来往不绝耳。此外,北宋政府还时不时搞一些税费促销节,比如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钦宗就搞过一个月的免税促销节,凡当月内送货入京,免沿途税费,仅仅青州一地,当月就放行3000艘货船,。



 

按需运输 差异服务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能催生出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古今亘古不变的真理。“一骑红尘妃子笑”在唐代只是某些人的特权,在宋代的汴京,老百姓(或者说有钱人们)则幸福得多,很难想象那时候已经有航运生鲜运输的鼻祖出现,只是价格昂贵得多。宋代在航道两边分设了许多水驿,本是供航行者休息的地方,后期发展为提供各种特需服务,其中制冰成了最具特色的服务。唐代发明了硝石溶水制冰术,但成本依然很高。据宋高承《事物纪元》载,宋水道已有提供制冰服务的驿站,为来往运输新鲜水果的商船提供制冰服务,然而价格惊人。制冰术作为当时皇家独有的技术,只可在皇家经营的驿站中提供服务,大抵这些千里之外运来的新鲜水果,最终也是落入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们的口腹之中的吧。但无论如何,差异化的特需航运服务在那个技术远远落后的时代已经初现端倪。




尽管没有AI、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的酷炫,宋代航运管理者和参与者们,依然体现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最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智慧。开放融合的环境政策、成熟可信的技术工艺、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是催生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天然催化剂。之于遥远的宋代是如此,之于今天这个各方面都更好的时代,一定更是如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