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大白天爬山远足,突然听到草丛窸窣作响,心里莫名恐惧。
夜深人静时,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步三回头,总感觉背后阴森森的,有人在跟着自己,生怕一回头,就小命不保。
晚上睡觉,安静漆黑的房间里,突然传出楼上有弹珠掉落撞击木板的声音。
现在,有这么一部电影,怕是会勾起你的可怕回忆,而且更诡异,更惊悚……
果然有,那就对了。
因为在寂静环境中,突然而来声响,远比一惊一乍更来得让人恐怖。
就如今天小编安利的这部无声恐怖新片——多说一句,其实小编觉得还是很温情的。
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这部电影于今年4月6号在美国上映,3日票房就大爆5000万美元,远远超过1700万制作成本,叫好又叫座。
豆瓣评分7.3,目前好于90%的恐怖片。
国内将于5月18日大家见面
IMDb评分 8.1。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 95%,观众爆米花指数 85%。
《寂静之地》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以开幕影片亮相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
在我们的观影经历中,惊悚、恐怖片的标配应该是惊声和尖叫。
而这部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主打“寂静”,这点与去年的热门惊悚片《屏住呼吸》类似,只不过与《屏住呼吸》的密室设定不同,《寂静之地》扩展到了全球。
《屏住呼吸》讲述三位年轻人闯进一位盲人退伍老人家中偷窃,但不知道老人虽然眼盲,却依然身手矫健。只要让他听到你的呼吸声,他便可以终结你的性命,所以便开始了一场密室“猫捉老鼠”的游戏……
反套路的故事设定和无与伦比的惊悚体验,让《寂静之地》成为西南偏南电影节第一部口碑炸裂之作。
除了类似《屏住呼吸》的惊悚类型,《寂静之地》还是一部科幻片。
《寂静之地》故事设定在近未来,外星怪兽袭击了地球,怪兽凭借声音猎杀动物,让地球人类几乎全灭,各大城市一片萧条。
人类又一次遭遇了入侵,军队不堪一击,文明又在毁灭的边缘。
和过去不同的是,这些外星来袭的恐怖生物只靠听觉进行狩猎!只要你发出一点点声音,它就会将你送入地狱。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必须生活在寂静之中。
这是有史以来最另类的恐怖片。全程无声,台词极少。但是,却能让观众和片中人物一起屛住呼吸,神经紧绷。
这样看来这样的设定似乎不算新鲜,末日怪兽什么的,丧尸片里就挺常见。新鲜的是电影里怪兽的设定,它们没有视觉、嗅觉,却有着极其敏锐的听觉。
它们的捕猎,是完全依据听觉来完成的。
靠声音捕猎,可不是像平常的恐怖片那样,你在五米外踩断一根树枝,怪兽从你面前扭头跑来。
而是你在无论任何地方,只要发出一点儿声音,恐怖的生物就能从几十里开外的地方,迅速追踪过来,然后将你撕成碎片。
在这个末日世界里,安静等于安全。
只要一不小心发出任何声响,轻则自己丧命,重则全家人可能瞬间被消灭。
一对夫妻,三个孩子,这家人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幸存者。
他们成功躲避了怪物的追杀,在森林一个偏僻的角落居住。
主人公一家在日常生活中,将声音列为了禁忌。
他们在地上铺一层细沙,降低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为了面对应急情况,建设了一套照明系统来远距离沟通。
他们的饮食起居极为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一丝一毫声响。彼此交谈全都靠手语来完成。
不小心碰倒一盏灯?那完蛋了,这可是能让全家顷刻覆灭的失误。
在这个世界里,不发声,你就是绝对安全。反之,就是时刻险境,就是这么极端。
它就是这样,凭借独特的设定,简直把恐怖片的“不可知”发挥到了极限。因为不能发出声音,电影里几乎没有台词(据说初稿剧本甚至只有一句),所以你对怪物的了解,只能来自于一些零散的新闻画报。
而“怪兽”的不可知,是《寂静之地》的另一层恐怖来源,它们无比强大,你却毫无了解。
它们目前所呈现的恐怖模样,已经是它们最恐怖的模样吗?无从猜测,角色也无法告诉你,因为他们一旦说出口,便面临死亡。
所以整体而言,在正常的恐怖片里,恐怖源体的构造,恐怖气氛的布置,镜头的铺陈,光影的利用,配乐,音效等等……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布置,才能让观众感到危险来临。
而在《寂静之地》,只需要一个“非自然”声音的响起,不到一秒,你的心就会立刻吊到嗓子眼儿,因为,恐怖马上就要来临。
背水一战、终极厮杀,即将拉开帷幕......
没错,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另类的恐怖片。
全程无声,台词极少。
据说,这是一部让你在电影院里,买了爆米花却不敢吃的恐怖电影。
“咔嚓——”
在寂静之地,格外响亮......
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嘛!!
万达影城
下载APP购票更优惠
雅安最有趣的电影公众号,专注于新片推荐、影讯查询、在线观影、影迷互动。
❤猜你喜欢❤
【影迷福利】助力漫威十周年,TOP电竞邀你畅游吃鸡!
《复仇者联盟3》的彩蛋解析,这些彩蛋你都发现了吗?
他们已经看完《复联3》, 首轮影评出炉!
TFboys被禁止演唱《青春修炼手册》歌曲!怎么肥似??
招标 || 雅安万达影城广告制作招标公告
阵地|包场|团体票|广告|租赁|赞助|异业合作
15802824447微信同号